吉尔吉斯斯坦的华人逃离经历

[ 2010年8月18日 ]
Tags:  翻译  

 

当中国包机即将到来的时候,位于奥什市郊的大唐市场宿舍内的50多位华商已经断粮两天了。“不能在这等着饿死!”6月14日清晨,民族联合会副会长杨保国驱车带着翻译米娜和大唐家具城华商刘莲珠、牛凤霞,准备冒险去大唐商场取一些大米。  此时,奥什街头已变成一片废墟。   “快看,当地政府在给难民发放蔬菜,我们也去要点。”杨保国停下车,跟随米娜走了过去。他们很幸运地领到了洋葱、土豆和萝卜。  随后,三人返回大唐宿舍,杨保国又带了50公斤大米驱车前往北京宾馆。 奥什市中心有一幢12层的高楼,是奥什市最高的建筑,楼上困了20多个中国人。 当天,身着防弹衣的奥什州移民局局长托尼诺夫亲自开车,载着杨彩萍赶去那幢楼接被困的20多名华商。奥什市区依旧是枪声不断。杨彩萍在托尼诺夫不断吼叫的“趴下”声中抵达了那幢楼。被困的中国人刚刚准备下车,旁边的一个加油站爆炸了,火光冲天。华商惊恐万分地又集体跑回去。杨彩萍在车内大声喊叫“最后一次机会,你们不要害怕,快点下来”,冒着枪林弹雨,杨彩萍把20多名华商一趟趟地接到北京宾馆。    当杨彩萍把经历的一切通过电话转述给丈夫杨勤川(红太阳市场负责人)时,她痛哭流涕:“老杨,你一定要早点回去,这个场面我经历了,太可怕了,我们还有两个孩子,你一定要回去!”    杨勤川乘坐包机返回后,杨彩萍仍留守在卡拉苏市红太阳市场,照看600余商户的货物免受侵扰。    深夜,首批195名华商全部抵达奥什机场。他们在中国撤侨领导小组的组织下,井然有序地进行登记前的准备工作。    牛凤霞感觉此时奥什机场就像是中国春运期间一个火车站,十分拥挤,不同的是聚集的是来自印度、巴基斯坦、韩国、土耳其等国家的人,都是等待国家派来的飞机。机场只有一个小厕所,也没有地方可以吃饭买东西。“快看!大白菜!”顺着蒋素云的手,卡米力江看到奥什机场停着的带有南方航空公司标志的飞机。“同胞们,同胞们!静一静,静一静,欢迎乘坐南方航空……”乘务长拿着话筒吃力地说道。 “我有上千万元的货物……”  飞机上,兴奋之余的华商们开始担心自己在吉国的财产,大家七嘴八舌的议论着,根本无心倾听乘务长的介绍。 此时,卡米力江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感,他抢过乘务长的话筒,颤抖地说:“同胞们,静一静,经过多日的磨难,我相信大家一定感慨万千,没有什么比生命更重要的,而一个国家的和平和稳定更加重要!”   “卡米力江,你用维语再说一下!”有人示意卡米力江用维吾尔族语言给汉语不太好的维吾尔族同胞翻译一下。 “我……”此时的卡米力江流着泪激动地说不出话来。    顿时机舱里鸦雀无声,大家一起高喊:“祖国万岁!”   一边是协调总计1300多名华人在奥什机场登机,一边是协助搬运工装卸包机从中国运来的大量救灾物资,肩扛双重职责的付永前两天两夜没合眼。当所有华人乘坐最后一班飞机走时,付永前看到,围坐在奥什机场外的土耳其难民已经在原地呆了三天三夜,带的干粮也基本都吃完了。  中国政府派出的第一批两架南航包机搭载着195名中国公民飞越吉尔吉斯斯坦上空,并分别于15日4时25分和5时20分安全抵达乌鲁木齐机场。 6月16日,端午节当天晚上9点40分,148名侨民搭乘中国南航CZ2008,从吉尔吉斯斯坦奥什机场踏上回家之路,五天五夜断水断粮后的他们,在飞机上还吃到了热腾腾的粽子,而这架飞机也是九架撤侨包机当中的最后一架。

    吉尔吉斯斯坦唯一的大型城市和工业中心,比什凯克工业发达,拥有机器制造、金属加工、食品和轻工业等行业;科教事业发达,有科学院和门类齐全的高等院校;历史悠久,所处的楚河河谷是连接中亚草原与中国西北沙漠的捷径。吉尔吉斯人对一个中国名人也念念不忘,那就是唐代大诗人李白。据考,李白出生地碎叶就在现今距比什凯克60公里的托克马克。曾在比什凯克学过汉语的工作人员说,汉语在比什凯克非常流行,很多大学都开设了汉语课,不少学汉语的大学生对李白很着迷。“我最喜欢的诗句是‘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不知道他当时低头思的故乡,是不是就是我们那里绿草和农田覆盖的碎叶古城呢?”工作人员说,吉国的学者曾提议在托克马克竖一块李白诞生地纪念碑。在比什凯克,还有中、俄、吉三种文字的《李白》诗集对照版本出版。吉尔吉斯人耳熟能详的另一位中国名人当数邓小平。在比什凯克有一条长约5公里的街道,就是以邓小平的名字来命名的。1996年6月,时任比什凯克市长的吉著名经济学家西拉耶夫提议,将比什凯克通往奥什的咽喉路段更名为 “邓小平大街”,旨在纪念邓小平理论对中国发展的巨大贡献。街道起始处右侧,矗立着邓小平半身塑像纪念碑,碑文以吉、俄、中三种文字沉稳有力地铭刻在花岗岩纪念碑正面:此街以中国卓越的社会和政治活动家邓小平的名字命名。而大街东侧竖立的“邓小平大街”俄文路牌与纪念碑遥相呼应。这条自西向东双向6车道的大街车水马龙,两侧商铺鳞次栉比,一派繁华。而今,在吉尔吉斯斯坦生活、经商的华人越来越多。据说在人口70万的比什凯克,就有约1万华商。他们经营着电器、服装鞋帽、五金百货、食品、厨房用品等生意,与当地人和谐相处。

 由索文北京翻译公司深圳翻译公司广州翻译公司以及上海翻译的职员编辑

发布:xiuzhu1023 | 分类:翻译行业新闻 | 评论:0 | 引用:0 | 浏览: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