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司承建非洲的项目受责难,质量被质疑

[ 2010年10月23日 ]
Tags:  

例如,在一家中国公司承包的非洲某国100多公里的公路项目上,找不到一块施工安全标志牌,由此引发重大交通事故;缺乏对道路的维护,雨季交通经常中断;施工中乱挖乱弃,

严重破坏自然环境;计划不合理,超量申请建设用地,给业主造成巨大经济损失;施工中噪音、粉尘污染严重,给人畜健康、农作物生长造成严重危害。

在非洲的中国公司,尤其是建筑公司,中国员工的生活设施极其简陋,住铁皮房,好点的住彩钢房,伙食标准低,有的一两年也洗不了一个热水澡。不少中国员工到非洲后身体健

康受到严重损害,营养不良,面如菜色,精神面貌不如当地黑工。在非洲的欧美、印度等国家的公司对自己国家员工的待遇要好得多,如非洲的一家比利时矿业公司,为本国职工新建了上百套豪华别墅。

非洲一些国家甚至默许中国公司商业贿赂,认为这样能把更多的中国公司吸引过去,让中国公司之间产生恶性竞争,把标价压低。正如埃塞俄比亚总理梅莱斯所讲:“中国公司参

与埃塞的建设,把一些工程的承包价格拉下来了,有助于埃塞用更少的钱办更多的事。”

在非洲,常有官员对我说:“现在的中国人怎么与30年前的不一样了?”他们说,那时中国人很友好,帮助他们做了好多事情,在修路的同时帮他们修水渠、建学校、盖教堂。可

现在的中国人把过去修建的水渠、学校和教堂给破坏了。当地居民则说:“你们中国人40年前修的路,现在用锤子都砸不动,现在修的路,风一吹就散了。”

中国企业涌入非洲,随之而来的是中国人与当地人冲突范围的扩大和升级。我在埃塞俄比亚时,一家中国公司在使用政府提供的料场用地时,竟挖过了地界30多米,与村民发生冲

突,十几名中国员工受伤。

中国公司把在国内管理员工的方式带到了非洲,用工不规矩,不给工人上保险,侮辱工人,侵害工人权益,随意解雇工人,由此引发的与当地雇员的冲突接连不断,当地和欧美媒

体经常曝光。在埃塞俄比亚,一家中资企业翻译在管理雇用的保安时有侮辱性语言,被激怒的保安开枪打死。在非洲,中国企业偷卖免税建筑材料、逃税等案件时有发生,给非洲

人的感觉是:中国企业猫腻多、不规矩。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如果中国公司在非洲不讲法律,不讲道德,不讲规范,不讲良心,缺乏长远的发展规划,持“中一个标是一个标,赚一笔钱算一笔钱”的短视行为,那中国

在非洲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占有的市场会很快丢失。你不遵守游戏规则,就会被亮“红牌”,这就是市场经济规律。

2008年圣诞节前夕,我出差路过喀麦隆西北大区首府巴门达时,一队警察把我的车子拦住,先查证件,见证件没问题,又检查行李,好像我是恐怖分子,行李里一定有炸弹似的翻

个不停。我知道,他们是找茬让我掏“买路钱”。我急了,大声训斥他们无理:“我是你们国家公共工程部部长请来的,我要把你们的无礼行为报告给部长。”警察见我发火,倒

像是他们受了委屈:“难道你在中国也这样对警察说话么?”说完,放行了。

在非洲的中国商人受到当地政府部门的刁难是家常便饭,中国大使馆的官员出面解决也不灵,照样得拿着美元去买“通行证”。一次,一位中国外交官为了让被机场扣留的一名中

国公民登机,给警察递上一张100美元的钞票。警察接美钞时漫不经心,钞票掉到地上。这名外交官竟自己弯腰捡了起来,赔着笑脸毕恭毕敬地重新把这张美钞递到这个警察手上。

中国人在非洲受欢迎吗?这个问题的答案,不是“主旋律”唱出来的,更不是客套和外交辞令,而是在非洲艰苦工作的100万中国人的亲身感受。

 

相关文章:
发布:xiuzhu1023 | 分类:翻译行业新闻 | 评论:0 | 引用:0 | 浏览: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