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明的翻译,姚明的生活

[ 2010年10月13日 ]
Tags:  翻译  

         经过将近20个小时长途飞行,休斯敦火箭昨天凌晨抵达了北京。拥有姚明的中国赛在国内被炒得火热,6000元的最高价球票被炒到了18000元,火箭给中国带来了NBA热,同时中国赛也给火箭带来了一股中国热。由于旅途劳顿,火箭队原本今天下午的训练被取消,球员们得到休整之机,但在火箭入住的丽斯·卡尔顿酒店中,球员们却显得精神很不错,海耶斯老是摆弄着自己的DV一通猛拍,“你们知道,我得把这里装满,”海耶斯指着DV说,“我打算拍一部关于中国的片子,带给我的家人看。”可在中国人生地不熟的,片子咋整呢?海耶斯自有他的诀窍,“跟着姚明这位向导就行了。”不过海耶斯的诀窍在马丁看来并不实际,6年后重回中国的他表示,要想好好地玩一下,可不能跟着姚明,“如果你不想被媒体包围的话,那最好离姚明远一些,这是他的地盘。”离开了姚明,谁给球员们当翻译和向导?马丁和他的队友们自有“备胎”——康特尼·李。除了拥有一种中国化的姓氏,李在火箭队里也算半个中国通,他在大学时学过中文,而且似乎在队友中吹过,这次来中国,李当仁不让地背负了翻译的职责。 不过据随队的《纪事报》专栏作家费根透露,李的中文可不怎么样,费根开玩笑说,许多队友找李学中文,学到后来也就会一句“你好”,而这句话许多球员包括他自己早在姚明那里学过,说得要比李更地道。嘴里冒出的每一句话都被记者紧张记录着,在NBA中谁有这么大的腕?这人是姚明……的翻译科林-潘。在赛后的休息室里回答提问时,姚明大都看着潘而不是记者。29岁的潘和23岁的姚明成长背景迥异,却相处甚欢。潘也不光做翻译,他还要帮助姚明和他的家人料理许多杂事,用他的话说:“我简直是一人身兼六任!”姚明钦定贴身翻译 姚明是NBA三大中国中锋中最有名的一个,他的形象出现在了信用卡和苹果电脑广告上,潘帮助姚明面对着出名后的压力,一旦球迷望着姚明的中文签名一脸费解时,潘就会上前解释:“这就是他的名字。”潘帮助姚明适应美国文化,姚明的名声已经大打超过了火箭队。潘的工作得到了姚明的认可,姚明说只想让潘做自己的翻译。“我觉得科林对于篮球和中文有着同样的热爱,他对于两者都很精通。这已不仅仅是爱了,这应该是知识。”姚之队成员芝加哥商学院副院长休金加表示。被姚明幽了一默 潘和姚明的关系简单地用朝夕相处来形容已经不够,去年两人经常共同出入姚明位于休斯顿的家中。潘说:“我觉得我们俩就是天生合得来,如果他知道我有多讨厌的话,他肯定会把我开了的。”今年他们的关系又不一样了。姚明和潘面前少了不少镜头。由于父母大人驾到,在没有比赛的日子里姚明都在家陪伴双亲,潘也只好回到自己的公寓,不过他说他住的那儿“欢迎姚明随时闯入”。 姚明对于去年的那段日子有他自己的看法——  “去年他跟我生活在一起,跟我一块吃我妈妈做的菜,我只能吃这么点儿,”姚明说着用手指划个小圈,“今年我可以一个人吃这么多了!”姚明张开双臂又一比划,听众狂笑。有时候美国媒体也喜欢拿潘说事,本赛季初他们问姚明,潘和去年有什么不同。不用说,是潘将这个问题翻译给姚明的。“今年他看上去适应多了,”姚明听后直接用英语回答。“去年他有点拘谨,那时他也是个菜鸟——跟我一样。”翻译也有职业道德  在潘的影响下,姚明渐渐融入了美国社会,他学会了在别人打完喷嚏后用英语说一句:“上帝保佑你!”去年他还问潘为什么在高速公路上要向司机招手,潘说这是美国礼节,不久姚明就学会了。“还好没有人跟踪我们。”去年潘架车载着姚明去这去那,今年姚明在潘的指导下获得了驾驶执照,姚明已经订购了一台座位加大的宝马车。潘认为这是好事:“我认为对于我们两人来说独立都很重要,你知道,我不会永远在这儿……今年他不得不适应如何在美国生活——现在他活得很好。”潘在训练中基本上很少翻译,不过他得做范甘迪布置的家庭作业,他场场埋头将一大堆英文资料翻好交给姚明。训练场上范甘迪有时也得麻烦潘,他让姚明带上无线耳机,潘坐在一旁拿着话筒替他们来回传话。火箭总理道森说:“我们希望他英语能力逐步提高。”言外之意,希望潘早点消失。但有些活缺了潘还不行,火箭队平常每周要打四场比赛,姚明觉得旅馆提供的晚餐难以下咽,潘就出去找餐馆为他俩订一个僻静的座位。最近美国记者开始询问姚明左腕上的红线,潘听后坚决地摇头:“别打听私事,这方面问题我一概不翻。”
 

相关文章:

从先进的商务公园英语翻译成总部基地  (2010-10-13 11:49:19)

充当经济学翻译的国际制片人  (2010-10-13 11:41:46)

GPS的软件本地化  (2010-10-12 9:39:55)

GPS产品具有翻译功能  (2010-10-12 9:22:29)

老郭的怪和收获  (2010-10-11 20:41:21)

达沃斯论坛赢得了赞誉  (2010-10-11 20:32:38)

富裕是一种文明、哲学、文化  (2010-10-11 20:31:46)

让市民看得明白,供电公司进行电路翻译  (2010-10-11 17:27:0)

意大利 利玛窦的故事  (2010-10-11 17:16:45)

意大利华人误入深达5米的水中  (2010-10-11 17:14:18)

玛丽·巴菲特讲述巴菲特的故事  (2010-10-11 16:36:18)

假期中的人生转变  (2010-10-11 15:56:37)

东盟博览会贸易活跃  (2010-10-11 15:36:23)

奔驰的故事,骄傲的故事,创造的故事  (2010-10-11 15:27:20)

大众汽车(北京)中心的情况介绍  (2010-10-11 11:56:56)

发布:xiuzhu1023 | 分类:翻译行业新闻 | 评论:0 | 引用:0 | 浏览: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