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外翻译基地将翻译大量外国著作

[ 2010年10月11日 ]
Tags:  翻译  翻译基地  


他们都是翻译高手,团队协作翻译国外著作是他们今后的工作重点,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川外翻译基地昨日正式挂牌。100多位译员将参与其中,今后将有更多的国外著作由重庆翻译发送到全国。
 
    “我们有一个专业的翻译平台,逐句对应翻译,而且有相关资料可以参考。”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负责人在挂牌仪式上表示,先期将安排对一些国外经典名著进行重新翻译,随后还将会有更多财经、传媒、文学等国外人文、社科类书籍进入翻译基地,译员们将以团队方式分项目进行翻译,翻译出的作品将通过平台发送到全国,未来将有更多国际著作从川外走向全国。
 
    “团队协作已经成为翻译的一种潮流。”川外教授杨全红在刚过去的暑假,就带领学生参与了网上翻译的工作。“大家分工合作,不长的时间内就完成了。”杨全红说,沿海高校在团队翻译方面已经非常成熟,上海外国语大学就曾在一个月内完成上百万字作品的翻译,这在以往是不敢想象的,目前网络上出现的字幕组也是合作翻译的一个典型例子。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外研社)为实现出版社数字化转型,近年来开始实施“双语工程”。该工程是外研社最大的翻译项目,也是出版社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一个重点突破。目前,外研社拟在川外设立“外研社翻译基地”,同时以翻译基地为依托开展翻译项目。翻译基地(筹)近期将面向全校师生招募译员,从事经典著作如《简爱》、《瓦尔登湖》、《乌托邦》等的翻译,积累双语平行语料或进行新媒体出版尝试,丰富语料资源,扫除普通读者阅读障碍。翻译的成果以电子书形式出版,译者、审校拥有署名权。

    该项目可为学生提供大量的翻译实践机会,对提高学生翻译能力以及英语阅读、理解等相关能力均有极大助益,还可获得可观的稿酬。据悉,外研社对译员的招募要求严格,应聘者需参加学校组织的初选,初选合格者还需参加外研社组织的测试(试译),最终合格方能成为翻译基地译员,由老师和学生组成项目小组,老师为负责人,每个项目组每次完成一本书的翻译工作。作为译员,每月需提交不少于5000—10000字的译文。外研社将从差错率和文字水平两个方面来对稿件质量进行审核,审核合格的稿件将根据《项目说明》的标准付给稿酬,英文每千字60—90元。

    另据了解,试译稿的英文有4000多字,试译只需要翻译开头1200字(英文)即可,也就是1—49行。初期的翻译任务以文学类为主。

 

 


 

发布:xiuzhu1023 | 分类:翻译行业新闻 | 评论:0 | 引用:0 | 浏览: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