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复培养的翻译家伍建光的翻译历程
在严复所培养的众多杰出人才中,伍光建的名字不应被遗忘。因为他与严复既为师生,又同为著名翻译家。伍光建随载泽等人前往西欧和美国,考察西方宪政,对西方政治与文化有了更多的了解。回国后,他陆续编写了物理、化学、英语等学科的教科书,如《帝国英文读书》(五卷)、《英文范纲要》、《英文习语辞典》、《西史纪要》(二卷)等,前二者还成为学部审定的教科书。多年的留学生活和严格的专业训练使伍光建具备了较高的英文阅读和听说能力,这为他从事专门的翻译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他从事翻译活动始于19世纪90年代,持续50多年,所译文学、历史、哲学等方面的各类书籍大约130种。
甲午战争之后,维新运动蓬勃展开,伍光建应邀为汪穰卿在上海创办的《中外日报》撰稿。该报大量介绍西方科学文化,翻译一些外国文学作品。那时,林纾的“古文改写”式的翻译小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流传极广。伍光建所译作品,则改用白话,署名“君朔”,陆续在《中外日报》上发表,令读者耳目一新。针对人们渴望更多地了解西学新学的实际需要,伍光建选译了一些体现进化论观点的作品。
辛亥革命之前,他的白话译作改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仍署名“君朔”,其中以法国大仲马的《侠隐记》(《三个火枪手》)、《续侠隐记》(《二十年后》)译笔生动传神,而深受读者欢迎。胡适、曾孟朴、徐志摩等都很欣赏伍光建的译笔。徐志摩曾约他为新月书店翻译英国启蒙时期的剧作家谢立丹的作品《造谣学校》和《诡姻缘》,胡适约他为中美文化基金委员会翻译吉鹏的《罗马衰亡史》。上世纪30年代,伍光建为商务印书馆翻译了美、德、英、法、意、俄、瑞典、丹麦、挪威、西班牙等国40余种小说的节选本。
伍光建的翻译数量十分可观,选题广泛,视野开阔。他认为“了解西洋,介绍西洋,不等于盲目崇拜西洋”。为了让读者看到西方国家所存在的社会问题,他也将有关小说翻译过来,以便中国读者更全面地认识西方。除了大仲马的作品之外,伍光建还翻译了狄更斯的《劳苦世界》(《艰难时世》)和《二京记》(《双城记》)、斯威夫特的《伽利华游记》(《格列佛游记》)、夏落蒂的《孤女飘零记》(《简·爱》)、雨果的《海上的劳工》、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罪恶与惩罚》(《罪与罚》)、塞万提斯的《疯侠》(《堂吉诃德》)等。传记方面则有福雷的《拿破仑论》和路德威格的《俾斯麦》。晚年的伍光建,在翻译外国文学作品的同时,也翻译了一些哲学、历史方面的著作,例如麦尔兹的《十九世纪思想史》、基佐的《法国革命史》、麦考莱的《英国史》等。伍光建翻译的文学作品通俗易懂,颇受大众欢迎,他因此在中国翻译界享誉盛名,赢得“翻译界之圣手”的美誉。严复所译作品体现出译者对社会的深刻洞察。
诗歌翻译与用翻译的诗歌口吻去写作 (2010-9-18 9:38:46)
社会经济学大作品,《新教伦理》翻译出版了 (2010-9-17 22:9:40)
新疆乌洽会的兴盛 (2010-9-17 18:1:7)
迪拜翻译返家休假 (2010-9-17 17:53:42)
最早到迪拜做生意的乐清人黄松杰 (2010-9-17 17:51:11)
迪拜帆船酒店又翻译成阿拉伯塔 (2010-9-17 17:35:12)
前伊拉克美军士兵和翻译的战争后遗症 (2010-9-17 17:27:48)
毛泽东文集翻译出版的版税问题 (2010-9-17 17:7:54)
吴光伟的延安翻译人生 (2010-9-17 16:47:57)
朝鲜领袖金日成的中国语翻译能力强 (2010-9-17 16:40:33)
美国在航天业和电影领域向太空进军 (2010-9-17 16:4:53)
投票站华人翻译员表示:华人投票数量增加 (2010-9-16 15:29:17)
流行的英语翻译笑话 (2010-9-15 9:49:49)
日本一公司为获得留学生欢迎,请来同声传译员 (2010-9-15 9:38:9)
精通西班牙语是一个很大的优势 (2010-9-15 9:3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