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的翻译和流行
苏联歌唱演员弗拉基米尔·康斯坦丁诺维奇·特罗申为《苏联各民族运动会》录制两首歌曲。场间休息时,他突然听到附近传来男中音的演唱声:“今晚花园里,四处静悄悄……”它的旋律和歌词一下子打动了特罗申的心。一打听,原来这是另一首参选歌曲,名叫《列宁格勒的晚上》,由著名作曲家索洛维约夫·谢多伊作曲、诗人马图索夫斯基作词。不过,词曲作者本人对初次演出效果非常不满意,评审们也不太满意。特罗申知道原委后,便直接去找谢多伊,要求试唱这首歌。特罗申唱完后,全场一片寂静,大家都被深深地感染。最终,《列宁格勒的晚上》这首歌经过大幅删节后出现在片中。不久之后,特罗申应邀参加当地电台的“早上好”节目,为其演唱《列宁格勒的晚上》。此次演唱由著名音乐家维多克·克努舍维茨基担任乐队指挥,歌曲得到了完整的诠释,并正式更名为《莫斯科郊外的晚上》。歌曲一经电台播出后,迅速走红,成为苏联家喻户晓的抒情歌曲。《莫斯科郊外的晚上》飞出苏联、走向全世界是在1957年。当年,在莫斯科举行第六届世界青年联欢节,直到开幕前的两个月,联欢节筹委会才决定选送它去参加联欢节歌曲大赛。结果,这首当初并非为联欢节而作的歌曲一举夺得了金奖。联欢节结束后,来自世界各国的年轻人唱着“但愿从今后,你我永不忘,莫斯科郊外的晚上”依依惜别。《莫斯科郊外的晚上》进入中国是在1957年,由我国著名翻译家薛范翻译过来。当时,他将莫斯科世界青年联欢节的5首得奖歌曲都翻译了,但是只有《莫斯科郊外的晚上》传唱至今。歌曲译成后,全国各省市音乐刊物相继转载。后来得知,《莫斯科郊外的晚上》被译成各国语言正式发表的先后次序,中国排名第一。 上世纪50年代后期,中国城市中的家庭,几乎无一不晓《莫斯科郊外的晚上》。不过,其命运也曾历尽坎坷。“文革”时,这首歌被打成苏联黄色歌曲,禁止传唱。直到“文革”后,这首歌才得以真正流传,成为亿万中国人对于苏联最鲜活的印象之一。近20年来,《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在中国流传得更广。《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的祖国是俄罗斯,《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的母语是俄语,但在世界上,用汉语唱《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的人远比用俄语唱的人多。2007年,薛范先生受俄中友协的邀请,去俄罗斯访问。俄方在得知他是《莫斯科郊外的晚上》中文译者后,特意安排其去莫斯科郊外一游。
辞掉翻译养殖蛇,生命垂危 (2010-8-9 11:7:47)
最强贴身翻译补足日本驻华大使的语言劣势 (2010-8-9 11:2:32)
黎语翻译的故事 (2010-8-9 10:47:25)
打工者语言不通,找来缅甸语翻译才知道是缅甸人 (2010-8-9 10:17:57)
饭店注重中英文菜单翻译,请来英语高手翻译 (2010-8-9 10:13:39)
塔利班屠杀8名医生和两名翻译,另有一名翻译幸存。 (2010-8-9 9:58:18)
翻译家翻译作品成就斐然,半个多世界后继续流行 (2010-8-9 9:48:10)
人人影视的翻译新路 (2010-8-7 10:15:28)
美国人对小沈阳的翻译分析 (2010-8-7 10:13:36)
翻译就是汇率 (2010-8-7 10:12:20)
中英文翻译的大笑话? (2010-8-7 10:10:57)
读翻译小说要注意挑选 (2010-8-7 10:9:8)
日著名演员来到汉语节,推荐中日日中翻译书籍 (2010-8-7 10:4:53)
中年韩语翻译怒踹裁判 (2010-8-6 11:48:24)
4岁幼童做翻译,背诵14部英文世界名著 (2010-8-6 11:4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