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十几万元的翻译费用,罚息时间另算

[ 2010年9月1日 ]
Tags:  翻译  翻译费用  

 “一定要份中文合同,弄清了再签”

  理财周报:上市失败后,高盛那边的反应如何?你们之间的债务关系如何处理?

  邹锡昌:财务总监很快拿着单据来跟我要钱,直到那时候我才知道,罚息是从到款的第一天开始算,而我却一直以为是从上市失败的第一天才开始算。

  理财周报:怎么会出现这么大的偏差?合同当时你没看过吗?

  邹锡昌:当时签订的合同是英文的,几百页,厚厚几摞,根本看不懂,天书一样。我请了法律顾问,重要的条款他有解释给我听。

  理财周报:事关重大,怎么不向高盛要中文版本的合同呢?自己看看比较放心吧?

  邹锡昌:你说得有道理。我当时提过这个问题的,但对方说,翻译的费用要我们自己出,可能要十几万,而且需要不少时间,可能几个星期,而且签合同的时候还是要以英文的为主,我说那就算了。这一点,我要特别提醒别的企业主,无论时间多赶,需要多少钱,反正多的钱都出了,一定要要一个中文版本的合同,弄清楚了再签。

  理财周报:客观一点说,高盛作为全球最大的投行,是否在公司治理、上市等方面给到你专业上的帮助?

  邹锡昌:我不觉得他们给过我什么特别的帮助。当时公司请了CEO、COO、CFO,但上市失败之后所有的东西都恢复原状,没留下什么。不过客观说,高盛派来的人工作算是敬业,每天晚上无论多晚都要向美国总部汇报情况。当初为了拿地,不辞劳苦地四处跑。当然,他这样做,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有业绩提成。

  理财周报:经过这些,你最大的感触或者教训是什么?

  邹锡昌:国际投行主要是玩资本,是奔着迅速上市套现来的,根本不会考虑你企业的长远发展。换句话说,就是只能共享福,不能同吃苦。按道理,它投资进来,跟企业就是结婚了,应该有难同当,有福同享。

  理财周报:你去年8月把中华广场商场部分14年经营权租给海印股份(000861),才还掉了欠下高盛的账?

  邹锡昌:是啊,还掉之后我才知道,在国内跟高盛通过CB合作不成功的还有很多家,好多都没交罚息,连只还本金的都有。我很生气呀,问Kevien怎么回事?他却说,“人家跟你不同,你有优质质产,你怕我们让你破产清算呀。”

 

发布:xiuzhu1023 | 分类:翻译行业新闻 | 评论:0 | 引用:0 | 浏览: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