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冠军的上海之行,中文开场白赢得欢迎
“大家好,我是韩国乒乓球运动员柳承敏!”当这句抑扬顿挫的普通话从韩国籍奥运冠军嘴上蹦出时,现场中国球迷报以热烈的掌声。22日上午,身着休闲运动装的雅典奥运会乒乓球男单冠军柳承敏现身上海徐家汇街道活动中心,第一次在中国参加球迷见面会。柳承敏的出现也引发了现场200名球迷一阵骚动,纷纷上前与他合影、请他签名,谦和的柳承敏一一满足了球迷们的要求。中国球迷也没有让客人失望,在互动环节,球迷们不仅清楚地回答出柳承敏获得奥运冠军的细节,一名老球迷还清楚地说出“柳承敏出生于1982年,2004年奥运会时他22岁”。第一次在中国办球迷见面会的柳承敏非常受感动,他说:“真没想到中国球迷这么了解我,我会继续努力,打出好成绩给球迷们看。”在与球迷展开的互动游戏环节,中国民间的乒乓球高手好几次发球都让柳承敏的回球“跳水”或下网,柳承敏一边发出“哇”的惊叹声,一边伸出大拇指。不过柳承敏的发球更让现场球迷连声赞叹:“实在是太快太转了!”对于中国球迷对“自己职业生涯还有几年”的关心,柳承敏的回答也很坦然。他表示,自己打算参加完伦敦奥运会后退役,“不过现在还没确定,主要精力在准备伦敦奥运会上”。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柳承敏在半决赛中淘汰瑞典乒乓球名将瓦尔德内尔,决赛中4:2战胜中国选手王皓,为韩国队夺得第三枚奥运会乒乓球金牌,并且使得中国乒乓球队在此届奥运会包揽四金的愿望落空。
过去几年间,记者曾多次采访过柳承敏,场上凶悍、场下亲切的他在中国记者中是颇受欢迎的“小柳”。柳承敏的这次上海之行,记者除了要采访他,还负责他的全程接待,近距离地接触柳承敏,才体会到他真是一名毫无架子、礼貌周到的奥运冠军。上周六下午,柳承敏在苏州的中国公开赛上输给了波尔,输球后他立刻联系到本报记者,希望当天晚上就能赶到上海,准备参加第二天的活动,当记者表示要开车去苏州接他,柳承敏坚持要自己坐火车来上海,不希望麻烦记者,就这样,他和韩语翻译两个人拎着两个皮箱的衣物和比赛装备,乘坐沪宁高铁抵达上海虹桥火车站。见到记者,柳承敏就伸出手说“你好”,一脸阳光。他的皮箱上有一张旧旧的小贴纸,上面是他在雅典奥运会夺冠的漫画,漫画里的他戴着橄榄叶花冠。记者给他介绍奥运冠军挑战赛的对手,他皱着眉头一脸无辜地说:“我要是输了怎么办?”一下子就逗乐了记者。虽然在中国打过三四年乒超,但柳承敏对自己的中文并不自信,英文也不够溜,所以就随身带了一个翻译,这位翻译是他的韩国朋友,在2005年上海世乒赛的时候就是他的翻译。在记者和翻译交流的时候,柳承敏偶尔会蹦出几句简单的中文,也会用英文开开玩笑。作为球员,柳承敏是非常自律的。球迷见面会在2楼,他不走电梯爬楼梯,找一切机会练身体;吃饭的时候,他喜欢吃扬州炒饭,喜欢吃蟹粉豆腐,喜欢喝橙汁,但他不吃热量很高的甜品;活动间隙,他坚持午睡,虽然不需要比赛和训练,但他晚上绝不会熬夜。来过多少次上海,柳承敏自己也记不清了,他上个月还来过上海,不是为了打球,是为了看望朋友。原本柳承敏定好今天要和翻译一起逛世博会,但他临时决定在上午11点和韩国乒乓球队一起返回韩国,当记者问他看不了世博会是否遗憾,他摆着手用中文说“没关系、没关系”,当他听说上周六有将近57万人进入世博园观光时,惊诧得张大了嘴。 昨晚结束活动分别的时候,柳承敏笑着给记者深深鞠了一躬:“谢谢你们!”
中国人消费能力提升,日本人提升国内汉语翻译能力招徕中国人 (2010-8-25 10:5:18)
中英文文化差异导致交流被误解 (2010-8-25 9:56:3)
翻译家谈家,家是心之所安 (2010-8-25 9:52:10)
女翻译防范意识差,中介男强暴女翻译 (2010-8-25 9:46:57)
英国主帅需要依靠翻译表达意思 (2010-8-25 9:31:53)
郭晶晶英语能力尚好,简单英语对话不需要翻译 (2010-8-25 9:28:53)
德尼罗的第一次中国之旅,希望翻译姜文电影作品 (2010-8-25 9:19:42)
大学生在校积极锻炼自己提升自己 (2010-8-25 8:55:14)
翻译的现状和境况 (2010-8-24 19:26:5)
海外华人就医,语言不通,缺乏翻译成难题 (2010-8-24 16:45:2)
翻译做中介,德国客商讲解诚信观念 (2010-8-24 11:11:20)
出国不难,难在语言不通 (2010-8-24 11:6:31)
因为苦恋写诗而出名,作品被翻译成多国语言 (2010-8-24 10:53:57)
村长为受灾者父母做翻译,帮助受伤者接收治疗 (2010-8-24 10:52:41)
上海翻译和自己同受食物中毒,快餐店不赔误工费 (2010-8-24 9: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