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伯语翻译人才培养受重视

[ 2010年8月4日 ]

  随着中国实施改革开放战略,宁夏回族自治区越来越多的回族穆斯林,为成为阿拉伯语翻译而学习阿拉伯语。学成后,他们或到浙江温州等中国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就业,成为上海、广州、深圳和北京翻译公司的兼职或到中东地区求职。在被称为“回族之乡”的吴忠市,阿拉伯语翻译已经成为当地的一大人才品牌,每年可为当地带来5000多万元人民币的劳务收入。即将实施的宁夏阿拉伯语翻译人才培养工程顺应这一潮流,提出在未来10年内,办好“阿拉伯语翻译培训班”。宁夏回族自治区是中国唯一的回族自治区,也是中国最大的回族聚居区。宁夏政府近日公布的一项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宣称,宁夏将在未来10年内实施阿拉伯语翻译人才培养工程。《宁夏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称,实施阿拉伯语翻译人才培养工程的目的是,“努力打造‘阿拉伯语人才’品牌”。为培养高层次的阿拉伯语翻译人才,《宁夏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依托中阿经贸论坛等国际国内人才交流与合作平台”,一方面办好“阿拉伯语志愿者培训班”,另一方面“鼓励和支持阿拉伯语人才进修研修和学历提升”。宁夏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厅长张学武说,宁夏实施阿拉伯语翻译人才培养工程的另外一个背景是,中国国务院最近出台的推动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意见中明确,鼓励宁夏等省区实施向西开放战略,发展与阿拉伯国家的经贸、教科文交流。宁夏已开始实施向西开放战略。今年9月,中阿经贸论坛将在宁夏举办,宁夏也将修建中阿经贸论坛永久性会址。随着经贸、科教文交流更加深入,宁夏对阿拉伯语翻译高层次人才的需求更加突出。”张学武说。

 

 由索文北京翻译公司深圳翻译公司广州翻译公司以及上海翻译的职员编辑

相关文章:
发布:xiuzhu1023 | 分类:翻译行业新闻 | 评论:0 | 引用:0 | 浏览: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