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逝去的时光》的翻译

[ 2010年8月23日 ]
Tags:  翻译  英语翻译  

      13日上午,普鲁斯特《追寻逝去的时光》的译者周克希和作家陈村的对话―――《逝去的时光是幸福的时光》在上海图书馆举行,全场座无虚席,连临时加座也坐满了热心听众。继6年前以一己之力译完《追寻逝去的时光》(7卷本)首卷《去斯万家那边》后,周克希又于日前译出了第二卷《在少女花影下》,其数年如一日字斟句酌的翻译精神令人钦佩。陈村认为,在如今这个离开普鲁斯特很远的时代读普鲁斯特,很少有人能够读完,但是无论是谁,读100页或者50页甚至几页普鲁斯特都会受益匪浅,“它能使人放缓心情,从而更从容地去面对生活中的精致,每一个人都能在普鲁斯特的文字中读到久违的怦然心动。”周克希说:“幸福的岁月是逝去的岁月,《追寻逝去的时光》是普鲁斯特在生命的最后15年即常人难以想象的境况中写成的,他却在这部作品中倾注了生命中最美好的成分。”而逝去的时光却不一定是幸福的时光,怀着与普鲁斯特一样强大的内心,周克希花了4年翻译第二卷本,付出了最大程度的严谨,有时为琢磨一个词就会推倒之前译好的一大堆文字。有人把翻译7卷本的《追寻逝去的时光》称为“与时间拔河”。周克希用“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来表达自己对普鲁斯特的感情,而这种感情已经超越了一个翻译家翻译这部巨著所能换回的有限版税。 13日上午,普鲁斯特《追寻逝去的时光》的译者周克希和作家陈村的对话―――《逝去的时光是幸福的时光》在上海图书馆举行,全场座无虚席,连临时加座也坐满了热心听众。继6年前以一己之力译完《追寻逝去的时光》(7卷本)首卷《去斯万家那边》后,周克希又于日前译出了第二卷《在少女花影下》,其数年如一日字斟句酌的翻译精神令人钦佩。陈村认为,在如今这个离开普鲁斯特很远的时代读普鲁斯特,很少有人能够读完,但是无论是谁,读100页或者50页甚至几页普鲁斯特都会受益匪浅,“它能使人放缓心情,从而更从容地去面对生活中的精致,每一个人都能在普鲁斯特的文字中读到久违的怦然心动。” 周克希说:“幸福的岁月是逝去的岁月,《追寻逝去的时光》是普鲁斯特在生命的最后15年即常人难以想象的境况中写成的,他却在这部作品中倾注了生命中最美好的成分。”而逝去的时光却不一定是幸福的时光,怀着与普鲁斯特一样强大的内心,周克希花了4年翻译第二卷本,付出了最大程度的严谨,有时为琢磨一个词就推倒之前译好的一大堆文字。有人把翻译7卷本的《追寻逝去的时光》称为“与时间拔河”。周克希用“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来表达自己对普鲁斯特的感情,而这种感情已经超越了一个翻译家翻译这部巨著所能换回的有限版税。马塞尔·普鲁斯特(Marcel Proust,1871年7月10日-1922年11月18日),全名为瓦伦坦·路易·乔治·欧仁·马塞尔·普鲁斯特法国20世纪最伟大的小说家,意识流小说的先驱与大师。1984年6月,法国《读书》杂志公布了法国、西班牙、联邦德国、英国、意大利王国报刊据读者评选欧洲十名“最伟大作家”,所排名次,普鲁斯特名列第六。 普鲁斯特生于法国奥特伊(Auteuil)市拉封丹街96号,为长子。父亲是名医,母亲是犹太人。信仰罗马天主教。九岁时初次气喘发作,因此常缺课,但到青年时期修读哲学,文采渐渐散发出来。普鲁斯特的特色在于他精细的描写每一个感知,每一个人物,每一个寓言,而且在他的书中你能感觉到那流动的真实感,从他的童年开始一直追寻到青年,不管是城市,人物都有可追踪的痕迹。一般认为约翰·拉斯金(John Ruskin)对他的影响很大,奠定了他以直觉串流写作思绪的基础。其根据意识写出的著名问卷《普鲁斯特问卷》,写出来对人生意义的思考,对后人影响甚大。普鲁斯特的好友,阿尔封斯·都德(Alfonse Daudet)作家父子在垄古尔文学奖中力挺“在少女花影下”(Á L'ombre des jeunes filles en fleurs)这部作品,使得他能以6比4的票数得到奖项,让出版商有信心出版这部巨著。

 

 

 由索文北京翻译公司深圳翻译公司广州翻译公司以及上海翻译的职员编辑

 

发布:xiuzhu1023 | 分类:翻译行业新闻 | 评论:0 | 引用:0 | 浏览:
发表评论